作家论读书杨国庆读书是为了用书

请点↑蓝字楚文学   

杨国庆

 

   

  在4.23国际读书日来临之际说读书,是很合适宜的事情。但惭愧的是,我这个草根读的书太少了,写文章时,总是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切肤之痛。因而多年来我一直抓住能够利用的时间读书,还应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指导写作。在长期的读、写中,渐渐明白了读书就是为了用书这个道理。

  

  我喜欢写文学评论,在阅读各种小说时,还读了一些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的著作,努力用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年我从黄冈地区图书馆借到一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怎样写文学评论》的5万来字的小册子,读一个月几乎能背下来,学到了写评论的基本的和必要的知识。有位朋友请我给《曹操三请诸葛亮》一书写篇书评,我便写了《一本有新意的三国民间故事》一文,发表在《湖北图书发行》(年12月5日)上。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应用书本知识指导评论写作的探索。以后就常年坚持利用点滴时间读书,陆陆续续读了《诗学》、《诗艺》、《诗品》、《论崇高》、《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美学》、《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论法的精神》、《小说美学》、《诗的艺术》、《歌德谈话录》、《席勒文集》(第6卷)等文学、美学著作,从中得到许多教益和启迪。年以来,我在《文艺报》发表文章48篇,在中国作家网发表多篇,还在《湖北作家》,湖北作家网,《长江文艺评论》,《武汉文学》和《楚天文学》发表了文章。这是书籍给了我文学理论的滋润,是书籍指导我写作文学评论。从年初到今年4月,我还为黄冈市多位作家、作者来篇作品写了98篇评论(有的是一篇评一位作家一篇作品,有的是一篇评多位作家的多篇作品),全部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报刊及网络、自媒体平台上。这是我自觉应用理论指导文学评论写作取得的一点成果。

  

  我从读书中认识并体会到,一个评论写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中说:“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发挥事业,固宜蓄素而弸中,散彩而彪外,楩楠其质,豫章其干。”这里的“程”是计量考核的意思,“器”是指才器,指具有品德和政治见识的人才,“程器”是指作家的品德修养和真才实学。以上一段话的意思是说作家要身藏利器,以发挥作用创建事业,就应当积蓄知识修养德行,使内心充实饱满,散发文采以使外部彪炳昭耀,做到质地像楩木、楠木那样坚硬,树干像豫树、樟树那样高大。而读书就是“固宜蓄素以弸中”的很好途径,用书就是“散彩而彪外”的具体体现了。要使才气与正气如“楩楠其质,豫章其干”一般,就要在文学评论写作中以文取人,既重名家,亦厚新人,端平一碗水,细心精心研读作品,尽力将其中的美挖掘、表现和书写出来。我给著名作家铁凝、王蒙、刘庆邦等人的小说都写过评论,也都发表在《文艺报》上。我也给红安一名十来岁的小学生的作品做过评点,在年的《楚文学》上推送;我还给英山一位90岁的鲐背老人写过诗评,被《诗意英山》发表。我还为黄冈市多位实力派优秀作家写了多篇评论,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夏元明散文集满架秋风的6篇评论说开去》发表在《长江文艺评论》年增刊上;《有心里话要说——评何存中中篇小说疤爹有话说》被《湖北作家》年秋季号发表。还有50多篇评论全市40多位作家、作者的文章在中国作家网,湖北作家网,《东坡文艺》,《问鼎》,《赤壁》,《鄂东晚报》,以及《黄州文艺》,《楚天文艺》,《山泉》与团风、浠水、蕲春和英山作协等   

  康德说过,作家从大自然和社会现实这个“第一自然”中观察、思考和书写形成的作品是“第二自然”。我认为“第二自然”同样有美丽的风光,值得评论者认真进行多方面欣赏。尽可能地对具体作品作多层面研读,多方位思考,多视角审美,多侧面书写,形成多角度表现美的评论。我是阅读《席勒文集》(第6卷)后得到这种教益和启示的。他说:“一个事物能直接涉及我们的感性状态(我们的存在和健康状况):这是它的物质属性。或者,它能涉及我们的认识:这是它的逻辑属性。或者,它能涉及我们的意志,而被视为一个供一种理性生物选择的对象:这是它的精神属性。或者,最后一点,它能涉及我们的各种力量的总和,而对任何个别的力量来说,都不是一个确定的目标:这是它的美学属性。”他还进一步说明:这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一种理智教育、一种品德教育、一种情趣和美的教育。”这是两段很震撼人心的话,席勒从“一件事物”中就能看出四种“属性”,还说人们能受到四种“教育”和启发。这就直接启示我,写评论要尽量地全面地立体地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每篇作品中的多种之美。4月上旬,我读了《诗画棠树岭》后,几次认真审视、思考,写了篇《描绘文化下乡多重艺术平行线——杨文斌散文诗画棠树岭赏析》,对该文作了深度思索和书写,挖掘出文中五个维度的艺术美,即描绘了:观景与诗咏,文化下乡与村民赞美,游览与吟哦,赞美今朝与怀古“召公遗风”,“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双轨并行等五对艺术平行线。作家于4月12日在他的“丹青引凤”   

  在读书中,我感受到评论者和作家是朋友,应当心平气和地与他们平起平坐促膝长谈,要充分体味、体贴他们创作的甘苦与辛劳。这也是我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80万字)一书得到的感动和体会。他在该书“附录”中对怎样写评论和如何对待作者说了诸多很精彩的话语。其中说到:“评论是各类文体中最难展现善良天性的一种,因此务必要小心避免语言刻薄,给别人带去更大的伤害。”他还要求评论者要大力加强素质修养,“如果评论的是一些很重要的题目,就要在热忱以外兼具学识。若天赋不高,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就要自我质疑,提升精确度,勤奋努力,不断思考。”我领悟到多读书就是“弥补这一缺憾”的最好方法。他还指明:“追求真理的作者和批判者,其利益是相同的,既然真理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那他们就不是仇敌,而是处于同一个组织中。”这是告诫并提醒评论者:评论者和作家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写评论要善待每一位作家、作者,对他们的作品要度地审美,还要吧其中的美尽善尽美地表达、书写和传递出来。

  

  越读书我越感到自己学识浅薄,那就要继续用心读书,继续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评论写作中去。我要进一步用读书提升写作,用评论推进读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文,笔化于美。将阴晴雨雪每一天都作为读书天,将春夏秋冬每一日都视为写作日,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把握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践行鲁迅先生的诗句:“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力争写出更新更好的评论来。

  作者简介:杨国庆,男,中国作家网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央电视台《电视研究》、中国诗歌网、中国当代诗歌网、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楚天广播电台、湖北作家网、《湖北图书发行》、《湖北作家》、《武汉文学》等全国和省级台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多篇累计88万多字;还有6部总计多万字的长篇连载VIP小说在网络上发表。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江长深孙雪丽

张际春张楷良金仕善

秦遥倪先胜徐绪敏

黄谷子詹学群谭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证号:)

  主编:熊立功副主编:吴秋生

编审:刘银松评论员:杨国庆

  栏目编辑小说●李绍伦戴水冰

  散文●李天荣诗歌●现代诗:李其斌叶信于

  古诗词:汪辉银书法版:程常波美术版:涂立功

  投稿须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

  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

  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

  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

  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今日头条、百度的《作家视野》;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大悟山》《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

  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

  7,郑重声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

  8.收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