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
在百度词条、问津书院学报、浠水的有关资料和本人所写有关文章中,对浠水历史名人、明末楚党领袖官应震的介绍错讹较多,主要问题是把他的原籍认定为今新洲、有三子及其三子排行上。为纠正错误,特依据笔者近年的研究,对官应震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
官应震(本名官应宸,因考试时考吏笔误将“宸”误写为“震”遂改名),字东鲜,号旸谷(晚年自号浠上渔郎)。黄冈乌林(今团风县团风镇)人。生于明隆庆戊辰()年阴历七月十五日子时,卒于明崇祯乙亥()年阴历三月初十日申时,寿68岁。其夫人为广西隆安令宋方华女,生于明隆庆己巳()年,卒于崇祯壬午(),寿73岁。
官家先世籍江西鄱阳,元至正末避兵乱迁黄冈乌林,传八世(行三传子富,子富传守忠,守忠传官清,官清传官政,官政传永富,永富传官福,官福传如皋,如皋传应震)至应震。
应震父官如皋初名惟德,字直卿,号古如,为郡诸生,生于嘉靖壬寅()年阴历四月初二日,卒于万历乙亥()年阴历十二月十二日,终年58岁。葬金锣山(在知音餐厅后。有报道在团风发现如皋墓碑,好像追封中议大夫后有过迁墓)。官如皋虽然终生未仕,但受子荣之利,先后追封文林郎和中议大夫。
如皋一生有四房妻室分别姓余、程、王、程。除应震母王氏外,另外三人均未生育。王氏也只生了应震、应云(生子抚蒸、抚来)兄弟俩,并无姐妹。
应震少年时代随父在家读书,青年时代入浠水县学学习。万历甲午()年以全省第三名中举人(同年中举者浠水六人,其中周延光、号斗垣者后与应震齐名,为光禄寺正卿,去世后与应震一并入祀浠水乡贤祠。除应震为黄冈籍外,还有罗田人朱一统)。万历戊戌()年中进士,次年授河南宛城(今南阳)令。
应震在南阳仅五个月,因随署的父亲突然去世而回家丁忧。“起复补山东潍县令。秩满推吏部。拟礼部主事。考选户部给事中,巡视光禄、太仓、十库等衙门。册封荣府。同考礼闱。历提升吏、户、兵、刑科给事中。摄数科印务。迁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授中宪大夫”。去世后,追“正三品勋阶,资治尹,中议大夫”。
应震在地方任职期间多有善政,他的有些改革举措在现在看来也算敢于担当。比如在潍县期间,改革盐政,即将无证买盐认定为贩盐改成跨县境买盐认定为贩盐。将法律宣讲和公开审判结合起来,推动法制。不仅印发法律条文,而且自己面向百姓讲法,审判采用公审的方式,利用个案教育面上。正是他的能干,届满考核得全省第一。离任后,当地为他建有生祠。
应震在朝,深得万历帝喜欢,万历对应震以“小官”相称,而不是“爱卿”之类,说明关系非同一般。在一段时间内,应震在六科给事中里兼任三科,这说明万历对他非常信任。给事中是皇帝与六部的桥梁,应震能当楚党领袖,与他的身份有关。
应震归隐浠水原因有三:一是他青年时期在浠川度过,在浠水比在乌林更有人脉(同科举人周延光就安家在云路口);二是正妻(宋恭人)和侧室(程氏)都是浠水人;三是他十分赞同苏东坡“蕲水溪山,乃尔秀邃耶”的观点,喜爱浠水山川(应震孙纯兹在解释迁居浠水的原因时引用了东坡先生的话)。事实上,应震迁浠水后,其弟应云一家还留在原籍。
应震归隐浠水后,在龙潭山(龙潭秋月)上筑闲云楼居住,并在白石山建如是庵作为修行之地。一个相关的话题是民间有传说明末李自成进京时官应震次子官抚极曾救一位皇子到华桂山太子洞藏匿,笔者原本不信其真,后又听闻此皇子即明末清初浠川高僧释农隐,遂觉得或许此事值得考察。一是官抚极是太仆寺卿,专管皇室车马,对皇帝的私生活应当很了解,未入籍皇子只有亲信才知道;二是官抚极死于李自成之手;三是释农隐是唯一的没有籍贯、没有俗姓、来路不明的高僧;四是释农隐初名悟空,后改大农,最后为农隐。悟空暗含看空一切,大农、农隐谐“大龙”、“龙隐”之音;五是如是庵名义上是应震修行之地,实为农隐所建。释农隐的才华虽然不比八大山人,但诗名很大,《湖北诗征》有载。应震归隐浠川后,闲云楼一时成为全国的文化高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孶和竟陵派两位领袖钟惺、谭元春与他都有交谊。其中有明确史载到过浠水的有吴伟业、龚鼎孶和谭元春三位。应震去世在黄龙山颐岫居。当时张献忠部常常袭扰浠城,长子官抚辰接他到黄龙山避乱。由于时局动荡,应震离世时只有长子在场。后葬金锣山。八年后,其妻宋恭人卒于江苏泗阳(时名桃源)县官抚辰署中,归葬浠水六神港迎嫁桥。应震有四子二女:长子官抚辰,恩选贡生,江苏桃园令,娶苏州府同知卢国祯女,继娶燕山世袭千户窦永昌孙女。官抚辰长子纯裔(正妻卢生,聘姚明恭女),次子纯庇(正妻卢生,聘浠川大儒黄正色女),三子纯庆(继室窦生,聘广济吴亮思女,即与应震结盟的另一楚党领袖吴亮嗣侄女),四子纯庚(丫鬟生,婚不详),五子纯孕(丫鬟生,聘杨惟一女)。次子官抚极,恩选贡生,保定通判,追封太仆寺卿,娶云南布政司参政洪声远女。长女许配福建杜炼,次女许配本县周有为,三女许配麻城刘凡定(进士刘侗之子)。俱为正妻洪氏生。三子官抚邦,郡廪生,四川梓潼令,娶黄冈进士周之训女。长子纯仍,卒于国子监,次子纯滋,聘本县举人丘之宗女,长女许配县周有浦,次女许配黄冈詹梦吉,三、四女婚不详。俱正妻周氏生。四子官抚渙,廪例监生,会稽令,娶本县庠生杨继相女。生子纯心。官抚渙死于民乱,子入国子监。官抚渙为丫鬟所生,遵应震遗嘱入籍。长女嫁蕲州都御史李继春之子、淮安府同知李扶。次女嫁朱袗之孙朱朝佐(有资料记载为朱朝熊)。官应震下第四代,目前只有官纯滋之子官正德有史载,见《湖北文征》第六卷(官抚辰所写《先母宋恭人墓志铭》列官应震孙辈11人,曾孙辈1人,未分房)。《湖北诗征》认为应震存世诗歌只有《登闲云楼并序》一首,其实并非如此。本人就见过应震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中流鼓楫,浪花舞、正见江天飞雪。远水长空,连一色、使我吟怀逸发。寒峭千峰,光摇万象,四野人踪灭。孤舟垂钓,渔蓑真个清绝。遥想溪上风流,悠然乘兴,独棹山阴月。争似楚江,帆影净、一曲浩歌空阔。禁体词成,过眉酒热,把唾壶敲缺。冯夷惊道,坡翁无此赤壁。此外,应震亦有书法存世。应震在浠水留下的文化遗迹有:《官黄门奏议》(在县博物馆);《圆通庵田碑记》(在闻一多纪念馆,应震与周延光合作);“斯夫”摩崖石刻(在龙潭秋月崖壁)。
品浠水人文,唱浠水之歌!图文:石泉编辑配图:詹佑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说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