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灌浆。通讯员供图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聪陈钰)“这水来得真及时!要是再晚四五天,我这亩虾稻可就冒得指望了……”8月22日,蕲春县赤东镇东福村种植大户方定坤顶着烈日,望着汩汩清水欢快地流向农田,尽管脸庞上不时淌下豆大汗珠,笑得却格外开心。处暑时节,暑热未消。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影响,蕲春多处农田处于干旱缺水状态,农作物生长正面临严峻“烤”验,其中位于大同渠系末端的赤东镇清江畈片区部分沟渠、水塘、水库水位下降,抗旱形势较为严峻。据了解,清江畈片区素有“蕲春粮仓”之称,版图面积20.11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65亩,片区包含朱四房、上朱云、下朱云、赵林、苏圩、东福、西福、五斗地8个行政村,居住有户名群众。正值水稻抽穗灌浆时节,急需水源掺灌。7月上旬,赤东镇多次召开全镇抗旱调度会,密切会商研判、科学合理蓄水、精准精细保灌,镇党委书记朱文刚、镇长顾政等带领专班技术人员主动作为,深入田间地头,到现场实地查看,并第一时间将旱情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清江畈片区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自发组建抗旱队伍,通过拦坝蓄水、清除淤塞、通渠引水、水泵提水、扩宽挖深河沟等方式,科学调度、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积极打好抗旱“主动仗”。水到清江畈。通讯员供图上下一心,同欲者胜。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筹谋划、科学调度下,制定了抗旱放水工作方案,对运行管理、水量调度分配等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最终确定“引进”近公里外的蕲北大同渠系水源到赤东镇境内,从陈云水库适度调入应急用水到清江畈区,再从黄厂水库往陈云水库补水,让受旱农田及时“喝上水”。与此同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上肩入心”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赤东镇对所有镇村党员集中科学编组、明确责任清单、值守任务表,时刻掌握旱情、水量现状,确保打赢这场抗旱“硬仗”。8月20日下午15点,大同渠系水源一路南下直抵清江畈片区,汨汨清水沿着纵横交错的沟渠流进了饥渴难耐的稻田,解决了水稻掺灌燃眉之急。截至8月22日上午,清江畈片区受旱农田余亩已全部灌溉完毕。东福村党支部书记甘慧东、养殖大户李国森等人欣喜地说:“农田旱情让人纠结万分,但实践证明,关键时刻还是县镇科学调度精细管理,多种水源联合运用,既扩大了灌溉面积,又保障了秋粮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