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田野绿更浓

年,全市施用化肥(按折纯法计算)为吨;年,这一数据下降至吨,减少了46.8%;农药使用量从吨下降到,减少了39.5%。在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幅减少的同时,我市农产品单产持续提高:年至年,我市粮食(包括谷物、大豆和薯类)单产从.3公斤/亩提高到公斤/亩,提高9.9%;油菜籽单产从.5公斤/亩提高到.2公斤/亩,增加18.5%;小麦单产从.5公斤/亩提高到公斤/亩,增加27.2%。

不仅要高产,更要优质高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业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高效的时代新路。

地为粮之本。我市始终把耕地质量提升和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作为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推动“两区”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截至目前,全市划定“两区”耕地面积.33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74.5%;撂荒地复耕复种面积1.77万亩,占撂荒地面积的97.7%,有力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污染耕地治理,截至目前,采购治理物资.36吨,安全利用类耕地治理修复措施累计实施面积亩次,安全利用类耕地安全利用措施覆盖率达%。

强化科技创新,向科学“要粮”。近10年来,黄冈市农科院自主选育并审定鄂早18、广两优15、金优38等水稻新品种35个,累计推广多万亩,增产粮食20亿公斤。

蕲春县再生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规程、黄冈市水稻再生稻(一种两收)高产技术、浠水县双季双直播机械化生产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在我市成功创建并被推向全国。黄冈市、麻城市被认定为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6%以上。

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污染耕地治理、秸秆综合利用……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在我市广泛推广运用。全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利用率达94.21%,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46.3%,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分别降低3.84%、5.2%,修复污染耕地面积3.32万亩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常态化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为98.4%。

从陆地耕种到无人机飞播飞防,1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田间地头,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农业机械大显身手。年至年,全市拖拉机数量由台增加到台,配套农具由61部增加到部,分别增长22.7%、20.3%;节水灌溉类机械由套增加到59套,增长.4%。农业机械总动力由万千瓦增加至万千瓦,增长38.2%。农业机械不仅数量、功率大幅增长,而且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能干。例如收获农机,10年前常见的仅有粮食收割机一项,如今已有棉花、油菜籽、马铃薯、花生、甘蔗、蔬菜、茶叶等10多种收获农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60%提高到72.5%。

如今,全市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创建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5个,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从育苗到收获,乃至脱粒、烘干、贮藏的全流程服务。农机作业已经从昔日的“打零工”变成了今天的“田保姆”。

田野“绿”更浓,产品受青眯。目前,我市已拥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二品一标”产品个。年全市发展优质稻订单面积达万亩,辐射带动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5%。蕲艾、大别山黑山羊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麻城福白菊、黄梅挑花、英山云雾茶入选中欧地标互认名单。在去年乡村振兴考核中,我市位列全省第三,主要农业经济指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93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